辛新新,女,山东泰安人,心理学硕士,副编审。自2011年5月进入出版社工作,至今已14个春秋。在这漫长而充实的岁月里,她始终怀揣着对出版事业的无限热忱与执着追求,在单位领导的悉心关怀与栽培下,凭借自身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懈追求,在编校工作、业务能力提升等方面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认可。

出版初探索
2011年,怀揣着对出版事业的无限憧憬,辛新新踏入了出版社的大门,开启了出版探索之旅。
在总编办工作期间,她紧紧抓住每一个学习契机,从最基础的图书构件、出版流程学起,在未知领域中摸索前行。面对陌生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出版流程,她虚心向同事请教,将每一个要点、每一处细节都认真记录在册。她反复翻看初级和中级《出版专业基础》《出版专业实务》,逐字逐句地研读,意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出版行业的要求和规范。她从整理一份份选题申报资料、一份份书号申请资料中逐步学习选题申报和书号申请的要求、流程,每一次的整理都是一次学习的积累,每一次的梳理都是对出版流程的深入理解。她在收集、整理、编码、装订一份份图书档案的过程中,深刻认识到档案工作是出版事业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。她在一次次会务安排、文件起草、上传下达中体会着行政工作的繁琐和细致入微。最终,功夫不负有心人,她在入职当年便成功考取了初级出版专业技术职称。2012年,她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,被评为出版社优秀员工,2012—2013年度,被评为安徽师范大学档案工作先进个人。
她在做好总编办本职工作的同时,开始尝试做助理编辑。在一字一词一句一标点的编校工作中,她放慢脚步,用心琢磨每一个细节。从最初的茫然无措,到逐渐能够发现一些差错,她在迷茫与欣喜的交织中慢慢成长着。
辛新新认为,出版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,只有不断积累,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。下班后她挑灯夜战,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,成功考取了安徽师范大学2014级应用心理学硕士。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前提下,她顺利完成学业。2015年,她考取了中级出版专业技术职称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。
编辑成长路
2014年9月,辛新新转岗,成为一名专职编辑。她认为,编校过程是一场与文字的深度对话,更是一次积累经验、提升自我的宝贵契机。她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每一本书稿。在选题策划阶段,她会记录下哪些选题思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,哪些选题方向还需要进一步探索;在编校过程中,她会详细记录下遇到的各类问题,如语法错误、逻辑漏洞、知识性差错等,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,总结出相应的解决方法。通过不断总结和反思,她逐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。
辛新新始终保持着虚心向学的态度,深知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。她主动向身边的老编辑请教学习,将他们视为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引路人。老编辑们丰富的经验,在她眼中都是宝贵的财富。她虚心聆听他们的教诲,认真观察他们的工作方法和技巧,从选题策划的思路到编校过程中的细节处理,都一一记录下来,并加以消化吸收。同时,她关心关爱年轻一代出版工作者,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技能,为培养出版人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工作之余,她将学习视为生活的常态,不断充实自己。她反复研读图书编校工作规范,将那些条条框框的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。同时,她广泛学习各种图书编校差错案例,从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吸取教训,了解常见的差错类型和表现形式,提高自己的差错识别能力。
正是凭借着这种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和见贤思齐的向学态度,辛新新在编校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步。她参与策划和编校了多项国家级或省级出版项目。在多次编校大赛中,她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沉稳的发挥,屡获佳绩,成为出版社业务能力的佼佼者。
2017年,她担任责任编辑的“力冈译文全集”项目,入选国家“十三五”重点图书规划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,获安徽省文化强省资金项目资助,获评安徽省十佳皖版图书,获2017—2018 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奖出版类三等奖。
2018年,她担任责任编辑的《少儿歌曲弹唱实用教程》,入选省级规划教材。
2019年,她担任责任编辑的“刘学锴文集”项目,入选安徽省“十三五”重点出版规划,获2022年社会科学奖出版类一等奖;在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届编校大赛中,荣获个人二等奖(第二名);在第三届安徽省图书编校大赛中,荣获个人二等奖(校对组第三名)和团体一等奖;在安徽师范大学第三届“书香天使”读书活动中荣获二等奖;在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个人。
2020年,她在安徽师范大学第四届“书香天使”读书活动中荣获二等奖。
2021年,她担任责任编辑的“胡澱咸中国古史和古文字学研究”项目,入选国家“十三五”重点图书、音像、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;在安徽师范大学第五届“书香天使”读书活动中荣获二等奖;顺利评上了副编审职称。
2022年,她在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女职工“书润匠心”读书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;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,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,投身到安徽师范大学志愿者服务中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党员的责任与担当。
2023年,她担任责任编辑的“甲骨文金文考释与研究”项目,入选文化强省项目、国家出版基金项目;担任责任编辑的《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》一书,在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图书质量专项检查中被评为优秀水平(差错率为万分之0.23);担任责任编辑的“千年徽州文书集萃”入选“十四五”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;担任责任校对的“万绳楠全集”“当代徽学名家学术文库”项目,入选“十四五”安徽省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;在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届编校大赛中,荣获个人二等奖(第二名);在安徽师范大学第七届“书香天使”读书活动中荣获三等奖;荣获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“工会活动积极分子”称号;在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个人。
2024年,她在第八届“韬奋杯”全国图书编校技能大赛中,凭借充足的知识储备和沉稳的心态,荣获团体二等奖和个人二等奖;在第八届韬奋杯安徽赛区初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;在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届编校大赛中,荣获个人一等奖(第一名);在安徽师范大学第八届“书香天使”读书活动中荣获三等奖;在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个人。
2025年,她担任责任编辑的“祁门红茶史料丛刊续编”项目,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。
“河冰结合,非一日之寒;积土成山,非斯须之作。”辛新新同志以持之以恒的坚守以及精益求精的态度,在成长路上取得了一项项可喜的成绩,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,为广大出版工作者树立了榜样。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,她将继续在出版这片热土上耕耘,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。
(党员先进典型)